馬蘭士SR6012評測 中端9.2聲道馬蘭士功放
2017-09-09 • 來源:阿強家庭影院導購網 編者:版主中尉 熱度:在幾年前,受論壇之托,曾評測過Marantz SR7007。在那之后,在不同場合也曾接觸過馬蘭士近幾年的新機型,但都只是簡單試聽,并沒有做過詳細的評測。
這次仍然是受網管所托,接手新款的SR6012的評測工作。
鑒于已經有四五年沒有細致考察過馬蘭士的電路、芯片、功能等方面,所以對于上一代SR6011及再早之前的型號是個什么樣的情況,不怎么了解。
因此,有可能我在下面的評測報告中,一些我個人認為SR6012身上的“亮點”,“可能”和之前的機型完全相同、或者是SR6012在之前機型的基礎上作了改進。
在接下來的評測正文中,大體分為如下幾部分:
一、概述 / 外觀 / 背板
二、內部電路
三、電路對比
四、配件
五、設置
六、聽音感受
七、HEOS使用與馬蘭士M-DAX
八、總結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一、概述 / 外觀
1、概述
目前來看,2017/18年度,馬蘭士合并式AV功放的產品線構成如下,從低端到高端:
Marantz NR1508(超。
Marantz NR1608(超。
Marantz SR5012
Marantz SR6012
Marantz SR7012
Marantz SR8012(缺席多年后回歸,這才是這幾年來我心目中馬蘭士“應有的”旗艦級合并機的機型。)
從產品線上來看,SR6012屬于標準的中檔機型,也可以說是馬蘭士的主力機型。
NR1508、NR1608作為入門級產品,雖然銷量一定比SR6012大,但因為性能有限,不能代表馬蘭士的技術實力。
SR5012——SR6012——SR7012,這三款相鄰的功放,SR6012與SR7012在內部構造上相差不是“很多”,而SR5012相對于SR6012就要差的多一些。
價格上比較貼近于大眾、內部構造與用料貼近中高端的SR7012,因此個人認為SR6012會是馬蘭士的主力機型。
它們內部的具體差異將在下面具體分析。
2、外觀
外部的產品信息標簽寫的很清楚,越南生產(紅框內)。
外觀上,仍然是近幾年Marantz一直采用的經典外觀設計。
Marantz前幾年剛推出這種外觀時,我個人不太能接受,覺得有些特立獨行。
后來慢慢看多了,相對于Yamaha、Denon、Onkyo這幾個采用前面板大屏設計的風格,倒是覺得這種簡約外觀更為低調內斂,更有文化感。
打開SR6012面板蓋板,里面是基本的接口,從左至右:大三芯耳機接口、測試用麥克風接口、USB、HDMI輸入、3個模擬音/視頻輸入。
這里我們放上兩張Marantz SR7012的圖片,我們可以看到,SR6012比SR7012在高度上要矮一些;蓋版內部也要簡單很多。
再放一張Marantz SR5012的圖片。功放前臉和SR6012的差異一目了然。
3、背板
接下來依次看看SR6012、SR5012、SR7012的背部圖片。
SR5012——7聲道直接驅動、7.1聲道前級輸出(SR5012有兩路SUB輸出,但不知道是否是分別測量設置兩只炮,如果不是的話,那仍然屬于7.1聲道前級輸出)、HDMI接口8進2出
SR6012——9聲道直接驅動(雖然它有11個接線柱,但不能夠同時驅動11個聲道;如果需要連接11聲道的音箱,需要另加一臺2聲道后級功放)、11.2聲道前級輸出(2只炮獨立測量)、HDMI接口8進3出
SR7012——11聲道直接驅動、11.2聲道前級輸出、HDMI接口8進3出
離近些看一看SR6012的背板接口情況——
二、內部電路
AV功放電路,基本就是四大部分:供電、解碼、前級、后級
因為AV功放的結構比HiFi功放要復雜的多,大部分合并機都只能看到解碼電路板,前級和后級電路很難看清楚。
1、供電
先放一張整體的俯視圖。
內部電路布局很清晰:上半部分是處理從HDMI輸入的視頻/音頻的解碼電路板,左下角一只EI變壓器(規格查不出來)、EI右側是后級放大電路板。
濾波電容、前級電路都被蓋在了解碼電路板下面。
這只EI牛,談不上“巨大”,客觀地說,符合SR6012這個價位的中端AV功放的整體平均水平。
幾大AV功放品牌到現在,在市場上打拼了小幾十年,都已經形成了完整成熟的產品線。在產品定價上,也都會有非常成熟的定價機制。
每個品牌下都有同級別的對應機型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,在成本控制的壓力下,任何兩款同級別機器在內部用料上都不可能相差太多,比如EI牛的規格、電容容量等,絕對不會出現什么“秒殺”、“吊打”的情況。
所以,我個人不認為會出現什么“性價比極為出色”的機型,最多也只能說是在“某個方面”“有些許優勢”。每款機型都是各公司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情況下生產制造的。
兩只日本進口的Nichicon尼吉康濾波電容,12000微法/只。
Nichicon是國外品牌音響功放中較常見的電容品牌,SR6012所使用的這兩只電容并不是Nichicon旗下的高端系列,畢竟這不是HiFi功放,但質量肯定是有保障的。
2、解碼電路板
近距離觀察SR6012的解碼電路板。
中間銀色散熱器下方是負責WiFi/藍牙的無線通訊模塊。
模塊左側是負責HDMI輸入輸出的芯片、處理視頻信號的芯片;模塊右側主要是處理音頻信號的DSP芯片與DAC芯片。
兩顆松下MN864788芯片負責HDMI信號的接收與輪換,每顆接收4路HDMI。
左上角的松下MN864787則負責HDMI信號的輸出與升頻。
下方的ADI ADV8003 + ADV7180 + Altera MAX II應該屬于較成熟的視頻信號處理方案了,在之前的天龍馬蘭士功放中也很常見。
右上角的RX64M芯片具體用途不明,是一顆通信用芯片,估計是用來傳輸音/視頻信號的。
音頻信號這邊的芯片都是老熟人了。
DSP:4顆ADI公司的ADSP21487
DAC:官方資料顯示采用的是AKM公司的DAC芯片,但不知具體型號。個人推測有可能和老款的SR6011一樣,采用的是AKM AK4458,僅僅是猜測。
那顆Altera MAX V芯片用途不明,看介紹應該也是用來處理視頻信號的。
雖然DSP+DAC并不能決定最終的音質表現——在很大程度上前后級電路的影響更為明顯,但解碼電路奠定了聲場的分離度、環繞效果的連貫感等。
而且這部分電路也是進化最快、最能代表AV功放主流技術的。因此這部分電路還是很重要的。
WiFi/藍牙模塊近景
換個角度,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這個模塊伸出兩條信號線,左別連接機器背部的兩只天線。
3、前級 / 后級
按照馬蘭士一貫的風格,肯定會在功放中應用它獨有的HDAM電路,在之前的5系、6系AV功放上,資料介紹都采用了HDAM,所以我想SR6012也一定采用了HDAM電路。
只是前級電路被隱藏在了解碼電路板下面,完全看不到。
網上關于HDAM的資料很多,這里不再介紹。HDAM模塊基本構成差不多,根據用途會調整電路中各元件的參數。
HDAM對音質確有明顯的提升功效,電路構成并不復雜,但對所用元件的參數配對要求很高,所以很少有HiFi DIYer自己去搞HDAM。
后級放大這部分,兩條銀色信號排線下面,各自有一小塊空白中空的PCB基板把它們墊了起來,防止直接碰到散熱片。
散熱片底部還有兩只8cm直徑的散熱風扇。
由此可見,SR6012的發熱一定是相當明顯的。當然,這并不是壞事,熟悉HiFi功放的朋友大都知道,高發熱往往意味著較好的音質。
在機器底部,照片中的紅框位置,有5個小螺絲,每個螺絲固定了一只運放芯片,應該是借用底板來協助散熱的。
因此,在使用SR6012的過程中,一定要確保有較好的通風環境。
三、電路對比
為什么要作電路對比?
通過對比,可以清晰地看出新老兩代機型是否有不同,是否有大的改進;可以看出相鄰機型的電路是否有很大區別。
1、SR6011 vs SR6012
我們先來看一看新款SR6012與前一代SR6011的內部對比圖片。
(下圖SR6011的圖片好像是199那邊某位網友拍的,后來又找不到原帖了,在這里表示感謝。)
可以看到,這兩款機型的供電部分應該是一樣的,EI變壓器大小相同,看不出有什么差別。
后級部分也應該是相同的,SR6011同樣也是11聲道的接線柱,但只能同時驅動9個聲道。
不同的就是解碼電路板的布局:SR6012把“藍牙/WiFi 模塊”移到了電路板中央部分。
2、SR5012 vs SR6012
上面作了縱向對比,接下來作橫向對比,看看低一檔的SR5012和SR6012。
這兩款機器放在一起,內部的差異一目了然。
SR5012的藍牙/WiFi模塊同樣是在電路板中間位置,但電路板上芯片數量少很多,好像只有一枚ADSP21487。
5012的變壓器看不到,感覺比6012的變壓器要;SR5012的濾波電容個人估計有可能在9000、10000微法這樣。
SR6012散熱片底部有兩只散熱風扇,SR5012由于總功率要小、聲道數量也少2個,沒有設置散熱風扇。
3、SR6012 vs SR7011
新款的SR7012實在找不到內部圖片,找了一張SR7011的拿過來看看。
一對比發現很有意思!SR7011為了拍照,把兩條信號排線取下來了。
我們可以看到,就可見部分而言,SR7011的方牛顯然大了一號。除此之外,SR6012與SR7011的簡直就是一模一樣。
而SR6011與SR7011的電路板并不相同,顯然SR7011是后來研發的。
當然了,SR7011所采用的濾波電容容量大了不少。SR6012每只電容是12000微法,SR7011則是每只15000微法,這個差距不小。
4、Denon AVR-X4200 vs AVR-X4300
這里為什么要把X4200和X4300說事兒呢?這兩款機器與SR6012基本對應。
Marantz NR1508 vs Denon AVR-X1400(1508略低于1400,1508是超薄款,低于1400正常)
Marantz NR1608 vs Denon AVR-X2400(1608略低于2400,1608是超薄款,低于2400正常)
Marantz SR5012 vs Denon AVR-X3400(完全對等)
Marantz SR6012 vs Denon AVR-X4400(6012稍稍低于4400;它們為什么不是完全對等?是D&M有意壓低SR6012的售價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?胡思亂想一下,最終還要看中國市場的定價。)
Marantz SR7012 vs Denon AVR-X6400(完全對等)
Marantz SR8012 vs Denon AVR-X7200(還不確定,有可能是完全對等)
對D&M比較熟悉的話,基本也知道最近幾年兩個品牌的機型在解碼電路板上越來越趨近。但這完全不能說明Denon與Marantz具有相似的聲音風格,這一點我們在后面也會談到。
不管是AV功放還是HiFi功放,決定聲音風格的,前級占了主導作用。
從這兩款機器的圖片對比上,可以清楚的看出,X4200在內部結構上,與馬蘭士SR5011更為相近,或者可以說是屬于“9聲道時代的內部結構”。
而X4300與SR6012相比,除了背板上那一排音箱接線柱的顏色不同,其它我還真沒看出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——當然了,解碼電路板下面的前級電路肯定會有區別。
通過上面這些圖片可以看到,在中端、高端機器進入11聲道時代后,隨著數據計算量的提升,解碼電路重新進行了設計。同時,原有的機內布局也不再適用更多的聲道,散熱板尺寸不足以容納下11個聲道的的功率管。
因此,11聲道功放已經全面采用了目前這種機內布局。
5、Denon AVR-X7200 vs Marantz SR8012
至于SR8012,這是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機型。
在過去幾年,馬蘭士一直沒有推出8字頭的機型,僅以7字頭的機型硬充“旗艦”,或許這是D&M的一種市場決策,但不管怎樣,個人認為這種缺乏真正高端型號的事實,削弱了Marantz的品牌價值。
從圖上看,SR8012內部結構和天龍X7200基本一致:每個聲道一張獨立的小電路板,不過X7200是9聲道,而SR8012是11聲道。
它們頂部的解碼電路板稍有不同,不過估計都是采用了4片DSP芯片(ADSP21487),兩枚DAC芯片。
SR8012使用了更符合身份的環牛,可X7200使用的還是方牛。
個人推測:天龍下一代旗艦合并機,在內部構造上會更趨近于SR8012,解碼電路板應該和SR8012相近或相同,同樣是11聲道直推,同樣也使用環牛。
四、附件
簡單看一看SR6012配置的附件。都是在Denon、Marantz機器上常見的東西了,這里就不再做詳細介紹。
五、設置
馬蘭士SR6012機內設置導航對新手來說可以說是詳細至極,具有很強的指導性,但對有一定經驗的使用者來說,真心覺得是婆婆媽媽!
真心建議在一開始設計一個選項:我有經驗、我沒有經驗。
這部分內容大體分為如下幾部分:
1)操作引導
2)低音炮音量匹配
3)揚聲器校準
4)WiFi設置
5)其它設置
6)移動端APP
7)快捷設置
印象里各品牌AV功放是在2005~2007年之間開始對聲場的自動測量與校準。當時的設置步驟還很簡單,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。在連接好器材后,基本上三五分鐘就可以完成自動測量與校準。到現在十余年過去了,測量精度當然是越來越高,各品牌的設置導航也是做的越來越漂亮、越詳細,相應地,所用時間也越來越長。
前幾年,我做過一次馬蘭士SR7007的評測,印象里花上五六分鐘也就可以了;而這次SR6012的開機設置,居然要花上15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。這對沒有接觸過AV系統的新手朋友來說,或許是好事,對我自己來講,有些折磨人。為什么說折磨人?它連怎樣剝線、怎樣把音箱線插入功放接線柱都做了說明!
下面以圖片來說明事實。
1)操作引導
對新手朋友的提示:功放的設置引導顯然是開機后按照它的引導連接音箱。個人建議:為保證器材安全,盡量在通電開機前連接音箱、并檢查器材連接是否正確。
下圖中省略了很多7聲道音箱的接線引導。。。。。。
圖片省略中。。。
在選擇完基礎音箱配置后,接下來要選擇頂置聲場的音箱配置。
系統會提示在吸頂式音箱和Atmos Enabled Speaker(新手提示:放在音箱頂部,靠屋頂的聲反射形成頂置聲場的那個小音箱,下面舉例說明)兩種音箱音進行選擇。
對于ATMOS系統,SR6012在不外接后級功放、自身直推的情況下,支持5.1.4、7.1.2兩種模式;如果外接純后級,也可支持7.1.4。
連接ATMOS音箱后,引導接入低音炮。
連接好所有音箱后,功放為每個聲道反復播放一個長約3~5秒鐘的音樂片斷,來檢查是否所有的音箱正確連接。
驗證低音炮時,可明顯聽出音樂片斷的低頻變的非常豐富。
這一步可以選擇“跳過”,對缺乏經驗的新手朋友們建議不要跳過,檢查一下。
圖片省略...
2)低音炮音量匹配
接下來進入音箱校準環節,在開始自動測量與校準前,需要先對低音炮的音量進行校準,確保低音炮音量處于適當的位置。
這個步驟的設計是值得表揚的。
系統要求將低音炮的聲壓級調整到75dB,當低于74dB或者高于76dB時,系統都會以紅色給予提示,而調至75dB左右時,則用綠色表示合格。
設計的非常人性化。
圖片省略...
3)揚聲器校準
終于來到了奧德賽的測量與校準步驟!
按照系統要求,要對8個聽音位置取樣測量!
對于我這種只有一個皇帝位的客廳布局來說,8個測試點實在是太多了些。
系統還算良心,在對第三個點測量完畢后,總算可以允許“完成”了。
4)WiFi設置
在WiFi設置的過程中,前半部分都很順利,按圖片省略...
照系統提示,可在手機上設置好Airplay的功能。
但隨后在進行到“請確認您現在可以聽到來自揚聲器的音頻”這一步時,功放從其預置的#1、#2、#3、#4四個站點都獲取不到內容,沒有任何聲音。
但我想這有可能是馬蘭士功放把資源放在了境外的服務器上,造成連接不上。因為在后面播放網絡電臺的內容時,是可以正常播放的。
好在從這4個站點上讀取的只是演示內容,所以雖然連接不上,也沒有造成任何不良影響。
圖片省略...
5)其它設置
完成網絡設置后,接下來是“電視音頻連接”與“輸入設置”。
家中基本不看電視,這一步跳過;輸入設置也很簡單,略過。
圖片省略...
6)移動端APP
進行完功放設置后,會提示在手機上下載安裝HEOS流媒體播放器與Marantz的手機遙控操作端APP。
在進行完這一步后,整個設置過程就算是結束了。
我下載了兩個APP,感覺它們在操作上還是很方便的。
HEOS既可以播放手機內的內容,也可以播放局域網內其它音樂服務器的內容。
不過我從來不習慣在手機中存儲音頻文件,所以這個功能對我沒什么用;我手上雖然有歐博的Reference 6播放器,但R6處于家中另一個局域網段,與SR6012不在同一個局域網段,所以也沒有進行試用。
在最后面這張HEOS的操作界面上,通過點擊右上角Marantz圖標,就可以快速進入遙控APP。
7)快捷設置
在電影播放過程中,可以隨時調節各聲道電平、以及選擇不同的畫面風格。
個人習慣把中置音道的電平調高一點。
至于畫面風格,SR6012共內置了7種不同的模式。每種模式下,畫面的色彩都有較為明顯的差異,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影習慣和器材配置進行選擇。
六、聽音感受
本來不想說器材,想一想,不說不合適,尤其是各音箱的參數。簡單說一說,品牌型號就不提了,否則一定會有居心叵測的人瞎BB。
碟機:藍光機越獄讀取硬盤ISO文件、播放原版藍光碟
功放:平時使用的功放為AV獨立前級+多臺純后級
音箱:7.2,也可臨時調整為5.2.2 ATMOS系統。整體音色中性。房間:25平長方形,電視在短邊,座位距離電視占2/3,距離后墻1/3,標準7聲道擺位。
主箱:3分頻,90dB,4歐
中置:2分頻,92dB,8歐
環繞:2分頻,87dB,8歐
1、電影感受
試聽時,先是按照傳統的7.2聲道布局進行了功放設置(從上面設置過程的圖片可以看出來)。
隨后調整為5.2.2布局,試聽了Dolby Atmos與DTS:X兩種聲場。
試聽過程中用的是下面三張碟:AVS Demo Disc(傳統7.1聲道試聽)、2016.09 Dolby Atmos Demo、2017 DTS Demo Disc Vol.21
(1)基本聽感——
第一張AVS試音碟聽的太多了,幾個片斷聽下來,SR6012的聲場表現如何、對音箱的控制力怎樣,也就掌握了八九不離十了。
或許上一代的SR6011也能給我相似的聽感,但我沒在家中使用過SR6011,所以只能針對SR6012作出上面的表述。
十多年前的馬蘭士,在我剛進入家電論壇——2003年前后的馬蘭士,電影效果差強人意,聲場連貫性比現在差很多很多。這里不再細說。
四五年前作過評測的SR7007,環繞效果有了實質性的提升,甚至可以說是巨大的提升——因為之前老馬蘭士AV功放的表現太差。SR7007的定位感、聲場連貫度、力度感等,相對于2003、04那時的機器,已不可同日而語。但在解析度、高頻的穿透力等方面,仍然覺得有所欠缺。
再經過這四五年的發展,Marantz的AV功放應該說又有了提升,這種提升幅度雖然不像上面所說的那么巨大,也仍然是明顯進步。
SR6012的高頻仍然保持著Marantz較為克制、內斂的風格,一定不會有扎耳感,但并不會給人那種肉肉的感覺,該有的高頻量感和延伸都有。以音箱為例說明,類似于Klipsch vs B&W,前者的高頻具有侵略性,后者的高頻顯然比前者要內斂地多。
中低頻當然保持了Marantz一貫的風格,有厚度、有彈性,比如中置人聲的表現。因為中置音箱靈敏度較高,低功率下即可得到足夠的聲壓,在普通家居環境下很容易推出效果,所以SR6012推起來也比較輕松。人聲的彈性、厚度表現的都還到位。
作為一款中端機型,SR6012速度感也能夠過關,三個頻段的聲音還算是干凈利落,沒有拖泥帶水的問題。
2)7.1 / ATMOS / DTS:X 聽感——
個人認為Marantz最近這幾年在環繞效果上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,與其它幾個市場主流品牌相比,已完全可以說是不相上下,所不同的只是聲音風格。
7.1聲道下的聽感,前中后聲場的融合度做的不錯,由于試聽時的環繞箱尺寸和功率都較為有限,規模感不如前方聲場,因此還沒有做到完全的無縫銜接,但這主要是音箱的問題。以前曾在家中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使用大型落地箱作環繞,以我對這個環境的了解,如果換用落地箱作環繞,整個聲場的表現還會大幅提升。只是后來因為孩子太調皮,才換用小型音箱掛墻。條件合適時還會重新使用大型音箱作環繞。
(這里有一點要提醒新手朋友們,聲場效果與功放的素質、音箱的素質、音箱擺位、聽音位置、聽音環境等都是密不可分的。一些新朋友盲目地認為7.1一定好于5.1,但相同的環境下,比如一套7.1聲道的衛星箱和一套5.1聲道的大箱——主箱與環繞全部采用相同的落地箱,合格的大音箱能提供更為豐滿的聲場與規模感,而一些性能欠佳的衛星箱由于各方面因素所限,聲場撐不起來,更像是各自為戰。)
接下來說說ATMOS / DTS:X。這顯然是最近兩年AV市場最大的亮點。
雖然是臨時轉換成5.1.2聲道的音箱布局,但好在擺位還算是標準,可惜以目前的條件,不方便長期安裝7.1.4系統。
雖然是最基本的5.1.2,也必須要說ATMOS / DTS:X的的確確是個好東西。當你聽完了ATMOS / DTS:X,再聽回到傳統的環繞聲系統時,會覺得悵然若失。失去了頂部聲場,就覺得整個聲場不完整了。
SR6012對ATMOS / DTS:X的表現可圈可點。7.1轉為5.1.2后,前后聲場有點脫節,側方聲場明顯比較弱,小音箱的死穴也即在這里。頂部聲場從無到有,提升不用說,很大。
在沒有增加音箱數量的情況下,整個聲場有得有失。如果配齊音箱,加一臺后級,完成7.1.4系統,聲場的規模感當然會好上很多很多,但如果靈敏度偏低、或者房間較大的話,對SR6012的驅動力會是個不小的壓力。
畢竟SR6012功率有限,對付高靈敏度、或者中小房間還可以。好在我的主箱和中置靈敏度都頗高,很容易驅動。環繞靈敏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不算高,或者說稍稍偏低了點,也還可以,本身單元也不大,所以不算難對付。
(3)問題與不足——
電影中出現大聲壓時,預料中的“亂”開始出現,不算是“很亂”,但因為自己非常熟悉家中的聲音表現,所以這些差距還是能夠分辨出來的。
“聲音亂”,同樣和多方面的因素有關:功放的解碼水平、功率大小、功放的阻尼系統、音箱素質、聽音環境等。以我對家中器材的了解,一是解碼和前級素質、二是功率。
4只環繞音箱靈敏度不是很高,如果換上4只靈敏度更高一些的落地箱,因為房間不是很大,可以以較小的功率得到足夠的聲壓,表現也會更好些。
一分錢一分貨,SR6012的推力符合它的定位——這是廢話,所以建議大家在選配音箱時,對于SR6012這種中端功放以及它以下的中低端功放,挑選靈敏度高一點的音箱。這里要注意的是,有些朋友片面的認為書架箱一定比落地箱“好推”,這是個誤解,或者說這種認識不夠全面。
至于解碼/前級部分,中端機和中高端機差不多。So,let it go.
2、音樂感受
SR6012既然是臺中端AV功放,也就不必奢談什么“HiFi感受”了。
AV功放聽音樂,好像不少朋友愛聽演唱會、或者多聲道DTS音樂。只是我本人一不愛聽演唱會,二不喜歡多聲道DTS音樂。
選了下面這張大家都比較熟悉的2L公司的雜錦碟,聽了聽SR6012的多聲道音樂表現。 另外也聽了幾張平時聽的較多的小提琴和人聲,還聽了幾張歐美流行女歌手如Taylor Swift、Dua Lipa的專輯。
要說AV功放聽音樂,我仍然是以前的觀點:同檔次機型對比,Marantz仍然可以說是擁有最好表現。
聽人聲時,能夠正確的表達歌手的年齡,不會覺得演唱者偏年輕或者更老。人聲的真實感也不錯,不會覺得偏干偏燥,相對于HiFi功放,少的是那種難以表述的“感情”。
小提琴也沒什么可說的,中高頻的彈性蠻過的去,相對于HiFi功放,少的是那份透明度與細致入微的解析度。
播放這張2L的雜錦碟,HD高碼率音軌的優勢體現的也不錯,更大的動態寬度、更好的背景黑度,該有的都有。
七、HEOS使用
在設置部分中已經簡單介紹了HEOS。完成設置后簡單試用了HEOS的網絡電臺功能、以及從本地播放USB中音樂文件的功能。
1、接收網絡電臺
SR6012可以搜索到不少網絡電臺,種類也很多,新聞、政經、體育、談話、音樂等等,但遺憾的是,這些網絡電臺大部分都無法打開。
少數的能正常播放的網絡電臺,音質也很是一般,實際意義不大。
2、USB與M-DAX
在上面提到了,因為歐博R6與SR6012不在同一個局域網段,沒有試用HEOS的音樂服務器播放效果。
考慮到購買SR6012的朋友,更有可能使用USB作為介質播放音樂,所以特地拿USB試了一下。
而且馬蘭士功放上有一個特有的M-DAX功能,根據介紹,可以提升“有損音樂文件”高頻與低頻的表現,也想試一試。
在使用USB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問題:SR6012貌似不支持USB3.0標準的USB?還是說對SanDisk兼容性不好?我沒有查看SR6012的說明書,不知道是否對此有相關說明。
一開始插入SanDisk的U盤,SR6012雖然能識別,但顯示找不到音樂文件。
而在歐博R6播放器上也有這個問題:只支持USB1.1與USB2.0接口標準,不支持USB3.0,這不是bug,是機器本身的限制。
所以我懷疑是否SR6012也和歐博一樣?
所以重新翻出一個不知從哪里拿來的雜牌U牌,2.0接口,可以正常使用。
通過上面的圖片也可以看到,在USB接口上面的M-DAX指示類也處于點亮狀態。
通過試用,應該是只要播放的是有損音樂文件,M-DAX功能就自動打開。
M-DAX分為三檔:弱、中、強,也可以選擇“關閉”。
但可能是因為我播放的MP3文件碼率較高,對M-DAX的效果感受的并不是很明顯,高頻是會更明亮一些,低頻則沒有什么感受。
此外,高頻雖然更亮一些,但毛刺感好像也更強,我個人不太喜歡。
八、總結
前后試用了三天,總結一下個人對Marantz SR6012的感受——
1、SR6012在聲場方面的表現相對于前幾年的機型,有比較明顯的提升,超出了我的預期。
2、就自己在家中的聽感來講,SR6012的解析度、環繞聲場的銜接度、或者說聲場的包圍感等,可基本達到我的要求,或者說做的不錯。
3、整體驅動力符合其產品定位,不能說有多強,一般家居環境夠用。
4、高頻依然是馬蘭士的風格,對于偏愛刺激的聽感、極有侵略性音色風格的朋友不是很合適。
5、機器長時間使用后外殼很熱,要注意散熱。
6、這幾天有朋友私下里問我:如果我有購機需求,我是否會購買更高一檔的SR7012?
我在這里做個回答:不會,我會選擇再高一檔的SR8012。
原因很簡單,前級素質、整體驅動力相對于SR7012肯定會有明顯提升,而我需要平時聽聽音樂,所以SR8012更符合我的需求。
歡迎您關注阿強家庭影院導購平臺
微信公眾號:hdkong
個人微信號:starkong